• 08月10日, 2023
  • 國際母乳週

每年8月第一週為「國際母乳週」

依循WHO建議政府持續鼓勵哺育母乳及打造哺乳優質環境,

國民健康署依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「嬰兒純母乳哺育6個月,其後添加適當的副食品,持續哺育母乳至2歲或2歲以上」,

透過政府制定法令並與醫療機構、職場及社區(家庭)等場域共同合作,

提供產前到產後及持續性哺乳的全面性的支持環境。

 

家人的支持是哺乳成功最佳利器

國外研究顯示,若有伴侶支持母乳哺育,

能增加純母乳哺育及成功持續母乳哺育,顯見伴侶在母乳哺育的角色非常重要。

 

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爸爸們以奶爸四大守則:

學習協助母乳哺育、提供情感支持、分擔家務、照顧及陪伴嬰兒,和媽媽共同守護寶寶健康。

 

學習協助母乳哺育:

國際研究發現,準爸爸在產前一起參與母乳哺育的課程,

經過追蹤後續的課程成效,發現準爸爸有認真上課,之後不論是母乳哺育率,持續哺乳的時間長短,都有顯著的上升。

提供情感支持(關愛、鼓勵、認同)

丈夫的情感支持是繼續母乳哺育的一個重要因素,例如丈夫成為母乳哺育倡議者,

擔任阻擋其他三姑六婆「流言蜚語」的角色,可以減少老婆的焦慮和孤立感。

分擔家務:

丈夫提供實際支持,有助於母乳哺育的持續性,例如育兒和家務等其他事情。

照顧及陪伴嬰兒:

媽媽需要精力和時間才能好好哺餵嬰兒母乳,因此家人需要協助照顧和陪伴嬰兒,這樣也能增進寶寶和爸爸間情感交流。

 

今(112)年國際母乳週主題為「促成母乳哺育,為職場家長創造改變」

強化鼓勵職場母乳哺育的政策,讓媽媽在工作中得以繼續哺乳,

透過政府、醫療體系、職場及社區(家庭)等共同保護、

促進及支持母乳哺育,提升哺乳友善環境。

 

一、母乳哺育相關法令(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 隨時哺乳自在餵)

保障媽媽與寶寶於公共場所母乳哺育的權利,任何人不得禁止、驅離或妨礙,讓媽媽與寶寶可以隨時自在哺乳;

為方便媽咪哺乳,要求一些較大面積的特定公共場所,應設置哺集乳室,截至111年底全國總計已有3,953處。

 

二、醫療機構(母嬰親善院所 幫助媽媽順利哺乳)

111年母乳哺育率調查結果,有9成以上的媽媽想要哺餵母乳,

國民健康署鼓勵孕媽咪選擇母嬰親善醫療院所 (目前共有165家),

在生產前可獲得完整母乳哺育資訊,在生產後醫護人員也會立即提供媽媽正確哺乳及餵食指導,

並且在出院之後,提供24小時諮詢電話,隨時解決媽媽們哺乳問題。

 

三、職場(性別工作平等法 職場哺乳有保障)

109年母乳哺育率調查結果,8成媽媽表示工作場所支持餵母乳及集乳,

國民健康署持續與勞動部共同宣導「營造友善職場哺乳環境」,

請各職場雇主落實執行性別工作平等法及勞動基準法規定,

讓職場哺乳婦女在規定之休息時間外,給予每日60分鐘哺集乳時間。

另勞動部對於企業設置哺集乳室亦提供經費補助。

 

四、社區(家庭)(多元管道支持 哺乳能持續)

研究顯示家人和伴侶的支持,能增加純母乳哺育及成功持續母乳哺育,

國民健康署110-111年發展家人支持系列影片,以營造成功家庭支持網絡。

各縣市衛生局及醫療院所成立哺乳志工與支持團體,提供媽媽哺乳過程中的同理與支持。

國民健康署也設置孕產婦關懷網站及孕產婦免費關懷專線0800-870-870,

提供媽媽及爸爸支持及諮詢哺乳與育兒相關問題。

 

消息來源: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